最新色国产精品精品视频,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亚洲有码转帖,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av,中国凸偷窥xxxx自由视频

+高級檢索
  • 2009年第38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選
    顯示方式: |
    • 具有Al2O3阻擋層的HfO2柵介質(zhì)膜的界面和電學性能的表征

      2009, 38(2):189-192.

      摘要 (2468) HTML (128) PDF 301.29 K (2821) 評論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經(jīng)過700 ℃快速熱退火的并在Si界面處插入Al2O3阻擋層的HfO2柵介質(zhì)膜的界面結(jié)構(gòu)和電學性能。X射線光電子譜表明,退火后,界面層中的SiOx轉(zhuǎn)化為化學當量的SiO2,而且未發(fā)現(xiàn)鉿基硅酸鹽和鉿基酸化物。由電學測試提取出等效柵氧厚度為2.5 nm, 固定電荷密度為–4.5×1011/cm2。發(fā)現(xiàn)Al2O3阻擋層能有效地阻止Si原子擴散進入HfO2薄膜,進而改善HfO2柵介質(zhì)膜的界面和電學性能

    • 硼添加對La-Mg-Ni-Co系貯氫電極合金的微結(jié)構(gòu)及電化學性能的影響

      2009, 38(2):193-197.

      摘要 (2009) HTML (143) PDF 212.36 K (2194) 評論 (0) 收藏

      摘要:系統(tǒng)研究了貯氫電極合金La0.7Mg0.3Ni2.65Co0.75Mn0.1Al0.2Bx (x=0,0.02,0.04,0.08)的微結(jié)構(gòu)與電化學性能。XRD結(jié)果顯示,所有合金均由(La, Mg)Ni3相與LaNi5相組成,B含量的增加導致(La, Mg)Ni3相的豐度不斷增加,相應地LaNi5相的豐度逐漸下降。此外,合金的晶格參數(shù)與晶胞體積均隨B含量的增加而減小。電化學測試分析表明,B的添加可以顯著改善合金電極的高倍率放電性能,當B含量為0.04時達到最佳。微量B的加入對合金的循環(huán)穩(wěn)定性能與活化性能影響很小,但降低合金電極的最大放電容量。此外還采用線性極化與陽極極化對合金電極的動力學性能進行了進一步研究

    • 表面包覆對非晶態(tài)CeMg12合金電化學性能的影響

      2009, 38(2):198-202.

      摘要 (2056) HTML (124) PDF 429.51 K (2386) 評論 (0) 收藏

      摘要:采用在CeMg12中添加鎳粉球磨制備非晶態(tài)合金,并研究化學鍍表面包覆Ni對其電化學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非晶態(tài)CeMg12具有很高的電化學放電容量,CeMg12+200%Ni(質(zhì)量分數(shù))球磨50 h后復合電極材料電化學容量達到1209.6 mAh/g,但是電化學循環(huán)穩(wěn)定性較差,10次循環(huán)保持率為37.26%。通過化學鍍鎳進行表面包覆能明顯提高合金的綜合電化學性能?;瘜W鍍表面包覆Ni后,合金10個循環(huán)的保持率上升到69.67%;同時由于添加的Ni和包覆Ni的共同催化作用,合金高倍率性能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HRD900由原來的54.2%提升到72.4%;但是由于化學鍍過程中部分合金被氧化,使復合合金的最大放電容量略有下降

    • 超輕鎂合金板坯直冷連鑄三維溫度場數(shù)值模擬

      2009, 38(2):203-208.

      摘要 (1513) HTML (130) PDF 227.80 K (2440) 評論 (0) 收藏

      摘要:運用有限差分法,對超輕Mg-Li合金(LA141)板坯直冷連鑄過程溫度場進行數(shù)值模擬,根據(jù)實際過程的物理現(xiàn)象以及文獻資料確定包括一冷區(qū)、二冷區(qū)在內(nèi)的邊界條件,并且考慮底模與鑄坯之間隨著鑄坯的變形而引起的換熱系數(shù)的變化。通過計算鑄坯內(nèi)溫度場的分布,固-液界面的形狀和位置,分析各種鑄造參數(shù),包括澆注溫度、冷卻水量、鑄造速度等對連鑄過程的影響。另外也比較了在同等鑄造條件下LA141鑄坯和AZ31鑄坯鑄造過程中凝固前沿的形狀

    • 熔鹽法Cf/SiC復合材料表面鈦金屬化研究

      2009, 38(2):209-213.

      摘要 (2105) HTML (147) PDF 508.32 K (2425) 評論 (0) 收藏

      摘要:為了實現(xiàn)Cf/SiC復合材料與難熔金屬的連接,通過熔鹽法在Cf/SiC復合材料表面沉積鈦金屬層。用SEM和EDS研究金屬化層的形貌及成分;用X射線衍射分析金屬化層的相組織;用定量金相法測量釬焊料的鋪展特性。研究表明:鈦金屬化層均勻致密,與基體結(jié)合緊密,鈦金屬可滲入纖維間孔隙,比較完整地包覆在Cf/SiC復合材料外表面。金屬化層主要成分為TiC、Ti5Si3。金屬化層與SiC界面分為3層,由內(nèi)到外主要成分為Ti5Si3、TiC和Ti5Si3。表面金屬化后的Cf/SiC復合材料與鈦合金釬焊料潤濕性明顯改善,潤濕角從153.9o降低為13.2o

    • Ti-6Al-4V絕熱剪切帶的厚度及應變率效應研究

      2009, 38(2):214-218.

      摘要 (1652) HTML (134) PDF 258.75 K (2510) 評論 (0) 收藏

      摘要:通過引入與Batra及Kim類似的論點,將絕熱剪切帶寬度定義為絕熱剪切帶的中心區(qū)域的寬度(w5%),在該區(qū)域上溫度比其峰值小5%,利用Johnson-Cook模型及梯度塑性理論分析Ti-6Al-4V絕熱剪切帶的厚度及應變率的影響。計算表明,在名義應變率的下限(800 s-1)及上限(1400 s-1)之間,當絕熱剪切帶的總厚度選取為0.3235及0.0705 mm時,計算結(jié)果非常接近于絕熱剪切帶寬度的上限(55 μm)及下限(12 μm)。當應變率較低時,絕熱剪切帶較寬。隨著應變率的增加,絕熱剪切帶寬度快速降低。在高應變率時,絕熱剪切帶寬度基本保持恒定。該理論結(jié)果與Dodd及Bai的理論結(jié)果有類似之處,與Weerasooriya及Beaulieu針對鎢合金的實驗結(jié)果非常一致,與Klepaczko及Rezaig的數(shù)值結(jié)果的前半部分相似

    • Ti-6.5Al-3.5Mo-1.5Zr-0.3Si合金β加工動態(tài)再結(jié)晶行為研究

      2009, 38(2):219-223.

      摘要 (1934) HTML (141) PDF 462.64 K (3446) 評論 (0) 收藏

      摘要:利用Thermecmastor-Z熱模擬試驗機,在變形溫度1020~1080 ℃和應變速率0.001~70 s-1范圍內(nèi)對原始等軸組織的Ti-6.5Al-3.5Mo-1.5Zr-0.3Si合金進行等溫恒應變速率壓縮實驗,分析高溫流動行為,構(gòu)建基于動態(tài)材料模型的功率耗散圖,并結(jié)合微觀組織觀察對其β加工的動態(tài)再結(jié)晶行為進行研究。結(jié)果表明,Ti-6.5Al-3.5Mo-1.5Zr-0.3Si合金在β單相區(qū)變形時,不同溫度和應變速率下的流動應力曲線均呈穩(wěn)態(tài)流動特征,但僅根據(jù)流動應力曲線并不能確定是否發(fā)生動態(tài)再結(jié)晶。根據(jù)功率耗散圖分析和微觀組織觀察可知,Ti-6.5Al-3.5Mo-1.5Zr-0.3Si合金β加工易發(fā)生動態(tài)再結(jié)晶的熱力參數(shù)范圍為:變形溫度1020~1080 ℃,應變速率0.01~0.1 s-1,此區(qū)域功率耗散功率η值都大于0.4,為實際β加工時優(yōu)化的熱力參數(shù)范圍;應變速率過高或過低,均不易發(fā)生動態(tài)再結(jié)晶

    • TC21合金應力控制和應變控制的低周疲勞行為

      2009, 38(2):224-228.

      摘要 (2138) HTML (143) PDF 205.22 K (3215) 評論 (0) 收藏

      摘要:研究TC21合金應變控制和應力控制的低周疲勞行為。實驗溫度為室溫,循環(huán)應變比和應力比均為0.1,載荷波形為三角波。結(jié)果表明,在應變疲勞的最初階段,TC21合金循環(huán)拉應力時快速軟化,循環(huán)壓應力時快速硬化,隨著循環(huán)進行軟化和硬化速度降低。在整個循環(huán)階段,軟化速度與應變有關;背應力影響較小,摩擦應力一直在變化,循環(huán)應力的變化與摩擦應力有關。應力控制的低周疲勞結(jié)果表明,TC21合金循環(huán)蠕變明顯,循環(huán)蠕變與應力大小有關,摩擦應力是影響循環(huán)蠕變的主要因素。

    • 復合電沉積Ni-MWCNTs及鎳電結(jié)晶的研究

      2009, 38(2):229-232.

      摘要 (1724) HTML (130) PDF 460.78 K (2227) 評論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水平陰極方式復合電沉積Ni-MWCNTs(Ni-多壁碳納米管)。采用硫酸鎳基礎電解液,添加適當表面活性劑和光亮劑,MWCNTs為2~2.5 g/L,電流密度為2.5 A/dm2時,獲得的Ni-MWCNTs沉積層結(jié)構(gòu)致密,復合沉積層中MWCNTs含量達22.45%。復合電沉積層表面微觀形貌照片顯示,MWCNTs在復合電沉積層中占主要體積,鎳的電結(jié)晶形態(tài)呈球形,結(jié)晶點位置位于MWCNTs管壁缺陷處及部分管端處,MWCNTs的管端和管壁缺陷處的Ni晶粒相互連接,形成牢固的復合沉積層。復合電沉積層中MWCNTs含量受電解液中MWCNTs濃度、電流密度以及光亮劑影響,在MWCNTs上的Ni沉積層連續(xù)性直接受MWCNTs管壁上缺陷的數(shù)量和連續(xù)性影響,形成晶核的缺陷尺度至少在1 nm以上

    • TC6鈦合金絕熱剪切帶不同發(fā)展階段的精細結(jié)構(gòu)

      2009, 38(2):233-236.

      摘要 (1866) HTML (142) PDF 543.48 K (2384) 評論 (0) 收藏

      摘要:采用分離式Hopkinson Bar技術對TC6鈦合金進行動態(tài)剪切試驗,通過光學顯微鏡、掃描電鏡及透射電鏡研究TC6鈦合金絕熱剪切帶不同發(fā)展階段的精細結(jié)構(gòu)及其形成機制。結(jié)果表明:在高應變率下,材料絕熱剪切帶的形成是一個由萌生、擴展、完全發(fā)展組成的過程,TC6鈦合金絕熱剪切帶在不同發(fā)展階段的精細結(jié)構(gòu)有很大的不同,從萌生到完全發(fā)展,塑性變形劇烈程度逐漸增大,位錯在TC6鈦合金絕熱剪切帶的形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La0.8-xCexMg0.2Ni3.5(x=0~0.20)貯氫合金電極的低溫放電性能

      2009, 38(2):237-241.

      摘要 (1782) HTML (133) PDF 309.59 K (2054) 評論 (0) 收藏

      摘要:用冷坩堝磁懸浮熔煉爐制備La0.8-xCexMg0.2Ni3.5 (x=0, 0.05, 0.10, 0.15, 0.20)貯氫電極合金,采用X射線衍射、三電極體系系統(tǒng)研究合金的微觀結(jié)構(gòu)和電化學性能。研究表明:合金為多相結(jié)構(gòu),主相均為Ce2Ni7型六方相,還包括CaCu5型六方相、PuNi3型菱方相;P-C-T 曲線顯示,隨著Ce含量的增加,合金放氫平臺區(qū)域變窄,平臺壓力升高。合金中各組成相單胞體積的減小是其主要原因。隨著Ce含量的增加,合金常溫最大放電容量逐漸減小并且循環(huán)穩(wěn)定性有一定改善;低溫最大放電容量則先增大后減小,合金的低溫高倍率放電性能以及交換電流密度均隨Ce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氫擴散系數(shù)隨著Ce含量的增加而減小

    • Al-Zr中間合金熱處理過程的微觀相場模擬

      2009, 38(2):242-246.

      摘要 (1776) HTML (130) PDF 514.92 K (2340) 評論 (0) 收藏

      摘要:利用微觀相場方法對3種不同成分的Al-Zr合金的時效過程進行計算機模擬。結(jié)果顯示:Al-3at%Zr、Al-6at%Zr和Al-15at%Zr 3種合金時效過程中形成的L12結(jié)構(gòu)的Al3Zr有序相的沉淀機制分別為失穩(wěn)分解機制、失穩(wěn)分解加非經(jīng)典形核混合機制、非經(jīng)典形核機制;有序相形成經(jīng)歷的過程為過飽和固溶體→G.P.區(qū)→非化學計量比有序相→化學計量比有序相,開始階段形成的G.P.區(qū)中,一些尺寸和濃度較小的區(qū)域隨著演化的進行逐漸溶解消失,一些尺寸和濃度較大的則進一步長大有序化并最終形成化學計量比有序相

    • 快淬NdFeB磁粉磁性能不均勻性問題的研究

      2009, 38(2):247-250.

      摘要 (1909) HTML (126) PDF 670.41 K (2449) 評論 (0) 收藏

      摘要:用磁選方法從同一批生產(chǎn)的含合金元素Zr和Co的快淬NdFeB磁粉中選出磁性能明顯不同的優(yōu)劣兩種粉磁,研究優(yōu)劣兩種磁粉的成分及顯微組織結(jié)構(gòu)差別。結(jié)果表明:優(yōu)質(zhì)磁粉的Zr含量明顯偏低、Fe 含量略高,晶粒結(jié)晶完整、晶界襯度清晰,晶界上無其它相存在,晶粒尺寸大都分布在20~60 nm范圍內(nèi),較為均勻;而劣質(zhì)磁粉的Zr含量偏高、Fe含量稍低,且劣質(zhì)粉中存在大量的亞穩(wěn)態(tài)組織結(jié)構(gòu),包括非晶、α-Fe+非晶以及≤10 nm襯度不清晰、結(jié)構(gòu)不完整的Nd2Fe14B晶粒。認為,劣質(zhì)磁粉中含Zr量偏高,提高了發(fā)生晶化的開始溫度是造成磁性能不均勻的主要原因

    • 離心鑄造鈦合金件的力學性能變化規(guī)律

      2009, 38(2):251-254.

      摘要 (1912) HTML (126) PDF 240.88 K (2410) 評論 (0) 收藏

      摘要:采用水冷銅坩堝真空感應凝殼熔煉設備,制備離心力場下不同旋轉(zhuǎn)時間的鈦合金鑄件,研究離心半徑、補縮冒口以及旋轉(zhuǎn)時間對鈦合金鑄件的抗拉強度、屈服強度、延伸率和顯微硬度的影響規(guī)律。結(jié)果表明:離心旋轉(zhuǎn)時間相同時,鈦合金鑄件的力學性能隨著離心半徑的增加而改善,有補縮冒口時可以獲得力學性能優(yōu)異的鑄件。旋轉(zhuǎn)時間15與1.5 min相比,獲得的鑄件力學性能更優(yōu)異,這是由于鑄件顯微組織細化,導致晶界強化,位錯滑移的阻力增大所造成的。

    • TC4鈦合金激光疊焊成形及顯微組織

      2009, 38(2):255-258.

      摘要 (2913) HTML (132) PDF 438.63 K (3549) 評論 (0) 收藏

      摘要:研究TC4鈦合金激光疊焊成形及焊縫顯微組織特征,提出表征疊焊接頭焊合程度的指標——焊合率ψ。研究結(jié)果表明:焊縫熔寬隨著激光功率的升高和焊接速度的降低逐漸增加,上板焊縫熔寬大于下板焊縫,而連接焊縫處的熔寬最?。缓负下孰S著疊焊兩板間間隙的增加或焊接線能量的升高而降低;焊縫組織為針狀馬氏體α′ 組成的“網(wǎng)籃”組織,上板焊縫中馬氏體分布更密集;熱影響區(qū)中存在少量細小馬氏體組織,且呈梯度分布。由于馬氏體的界面增強效應,使焊縫橫向顯微硬度沿焊縫中心向母材逐漸降低,且上板焊縫顯微硬度略高于下板焊縫

    • TC4鈦合金激光焊接接頭組織與性能

      2009, 38(2):259-262.

      摘要 (3963) HTML (139) PDF 752.15 K (5903) 評論 (0) 收藏

      摘要:分析不同激光焊接工藝參數(shù)下焊縫的微觀組織特征,并測試焊縫的力學性能。結(jié)果表明:TC4鈦合金激光焊接焊縫為針狀馬氏體α′組成的網(wǎng)籃組織和少量α″相;隨著焊接熱輸入量的增加,由于熔池攪拌、焊接應力、合金元素燒損等原因,馬氏體的分布更加散亂和密集;焊接工藝參數(shù)對焊縫相組成和各相相對含量的影響均不顯著。合理的焊接工藝參數(shù)下,接頭的強度高于母材

    • ITER用NbTi超導線材微觀組織及性能

      2009, 38(2):263-265.

      摘要 (2001) HTML (142) PDF 401.75 K (3598) 評論 (0) 收藏

      摘要:本研究以國際熱核聚變反應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 ITER)磁體極向場用NbTi超導線材的性能優(yōu)化為目的,通過TEM研究熱處理工藝對NbTi超導線材微觀組織及4.2 K溫度下臨界電流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具有高Jc值的NbTi在4.2 K條件下析出具有典型形貌的α-Ti釘扎中心,即彌散分布于β-NbTi基體上,高度褶皺及卷曲。較高溫度的熱處理有利于4.2 K下Jc的提高,但增加熱處理次數(shù)使Jc值略微降低

    • Pt-Zr合金在高氧氛圍下氧化機制的 第一性原理研究

      2009, 38(2):266-270.

      摘要 (1835) HTML (134) PDF 198.51 K (2880) 評論 (0) 收藏

      摘要:采用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涵理論方法從點陣參數(shù)、單位鍵長、電子結(jié)構(gòu)等幾個方面研究Pt-Zr固溶體在高氧氛圍下的氧化機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Pt-Zr固溶體的氧化過程中,固溶體的點陣參數(shù)發(fā)生顯著的變化,最終a軸的膨脹要大于b、c兩軸的膨脹。從電子結(jié)構(gòu)分析,由于Zr的氧化性強于Pt,所以主要是Zr的4d電子軌道上電子與O的2p軌道上的電子成鍵結(jié)合形成Zr的氧化物,而Pt在整個氧化過程中只是起到中介橋梁的作用,計算結(jié)果與實驗現(xiàn)象是比較吻合的

    • 用正電子湮沒技術研究Cr和Nb對TiAl合金中缺陷和d-d電子相互作用的影響

      2009, 38(2):271-274.

      摘要 (1692) HTML (144) PDF 194.04 K (2496) 評論 (0) 收藏

      摘要:測量Al, Si, Ti, Cr, Nb 等純元素以及Ti50Al50, Ti50Al48Cr2, Ti50Al48Nb2合金的符合正電子湮沒輻射多普勒展寬譜和壽命譜,獲得金屬及合金中d電子和缺陷的信息。結(jié)果表明,二元TiAl合金的電子密度和3d電子的信號較低,晶界缺陷的開空間較大。在TiAl合金中加入Cr或Nb,合金中的d-d電子作用增強,基體和晶界處的電子密度均增加。Ti50Al48Cr2 合金的多普勒展寬譜的d 電子信號高于Ti50Al48Nb2 合金。討論了Cr和Nb對TiAl合金中缺陷和d-d電子相互作用的影響

    • GH761合金的熱變形行為與動態(tài)再結(jié)晶模型

      2009, 38(2):275-280.

      摘要 (1699) HTML (134) PDF 620.83 K (2294) 評論 (0) 收藏

      摘要:采用Gleeble-3500熱模擬試驗機研究GH761合金在變形溫度為900~1150 ℃,應變速率為0.1~30 s-1條件下的熱變形行為,建立了GH761合金在熱態(tài)變形過程中的本構(gòu)方程。采用Quantiment-500型自動圖像分析儀定量測定試樣中的動態(tài)再結(jié)晶晶粒尺寸和再結(jié)晶體積分數(shù)。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建立了GH761合金動態(tài)再結(jié)晶過程的物理模型,為科學設計和有效控制GH761合金的鍛造工藝提供理論依據(jù)

    • 快速凝固法制備過飽和CuCr合金時效析出動力學

      2009, 38(2):281-285.

      摘要 (2046) HTML (157) PDF 327.14 K (2936) 評論 (0) 收藏

      摘要:在不同時效溫度下研究霧化法制備過飽和CuCr合金的時效析出動力學。通過能譜測定不同時刻的析出相體積分數(shù),用Avrami方程分析不同溫度的時效動力學,發(fā)現(xiàn)擴散是相變的主要控制因素,而固溶原子、雜質(zhì)、空位、位錯、晶界和點陣畸變等都會對析出動力學產(chǎn)生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低溫時效的初期會形成無序的溶質(zhì)富集區(qū),析出相與基體之間保持共格關系。電子衍射和能譜分析表明,隨著時效時間的增加,Cr元素不斷在基體中富集,會形成明顯的G.P區(qū),最后形成單質(zhì)Cr相。而在高溫時效時,由于原子遷移的激活能容易滿足,Cr元素析出動力較大且富集很快,完成析出過程的時間很短,會在材料內(nèi)部迅速生成單質(zhì)Cr相,很難觀察到G.P區(qū)

    • 四近鄰對勢對Ni75Al5V20合金沉淀機制影響的 微觀相場模擬

      2009, 38(2):286-290.

      摘要 (1745) HTML (149) PDF 297.45 K (2150) 評論 (0) 收藏

      摘要:利用微觀相場動力學模型,研究了4近鄰對勢對Ni75Al5V20合金沉淀機制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不改變4近鄰對勢,DO22相和L12相沉淀機制均為失穩(wěn)分解與非經(jīng)典形核混合型機制。隨Ni-Al 4近鄰對勢V4Ni-Al向負值方向絕對值增大,L12相沉淀機制轉(zhuǎn)變?yōu)槭Х€(wěn)分解。隨Ni-V 4近鄰對勢V4Ni-V增大,DO22相沉淀機制轉(zhuǎn)變?yōu)槭Х€(wěn)分解,L12相轉(zhuǎn)變?yōu)榉墙?jīng)典形核機制,L12相中的Al濃度平衡值增大。隨Al-V 4近鄰對勢V4Al-V向負值方向絕對值增大,對沉淀機制的影響趨勢與V4Ni-V增大類似;隨V4Al-V向正值方向增大,與V4Ni-V減小的影響類似

    • 溶膠-凝膠法制備Ru-Ir-Ti/Ti陽極涂層及性能研究

      2009, 38(2):291-294.

      摘要 (1803) HTML (130) PDF 523.48 K (2508) 評論 (0) 收藏

      摘要:應用溶膠-凝膠法制備Ru-Ir-Ti/Ti氧化物陽極涂層。SEM、XRD、電子探針、極化曲線、電流效率實驗表明,由溶膠-凝膠法制備的氧化物涂層比熱分解法制備的氧化物涂層的分散性好、形成固溶體充分、電流效率高;由溶膠-凝膠法制備的氧化物涂層的失效是由于生成不導電的TiO2引起,而由熱分解法制備的氧化物涂層的失效是由于活性氧化物涂層的溶解引起。

    • 鎳鈦合金表面鋯膜磁控濺射制備與組織結(jié)構(gòu)研究

      2009, 38(2):295-298.

      摘要 (2030) HTML (137) PDF 408.88 K (2319) 評論 (0) 收藏

      摘要:通過直流平衡磁控濺射法在NiTi 形狀記憶合金基底上制備純Zr膜,并采用SEM、XRD、XPS等對Zr膜的組織結(jié)構(gòu)進行研究。結(jié)果表明:Zr膜具有晶帶T型結(jié)構(gòu),組織保持細小致密的纖維狀特征,沒有空洞和錐狀形態(tài),表面平整,與基體結(jié)合良好;膜和其塊體Zr靶材晶體結(jié)構(gòu)一致,出現(xiàn)少量的生物惰性ZrO2陶瓷相。最后,對磁控濺射沉積Zr膜的機制進行了探討。

    • 磁控濺射法制備La0.7Sr0.3MnO3/Nb0.01SrTi0.99O3異質(zhì)p-n結(jié)的整流特性研究

      2009, 38(2):299-302.

      摘要 (1952) HTML (130) PDF 251.18 K (2961) 評論 (0) 收藏

      摘要:采用磁控濺射方法,首次在n型Nb0.01SrTi0.99O3單晶襯底上成功制備出La0.7Sr0.3MnO3/Nb0.01SrTi0.99O3異質(zhì)p-n結(jié)。電學性能測試表明,該異質(zhì)結(jié)在40~320 K溫度范圍內(nèi)均表現(xiàn)出較好的整流特性,且擴散電勢隨溫度升高而降低。這是由于耗盡層厚度在熱擴散作用下逐漸變薄以及溫度對界面電子結(jié)構(gòu)調(diào)制作用的共同結(jié)果。隨外加正向偏置電流的增加,提高La0.7Sr0.3MnO3薄膜中的空穴濃度,增強其雙交換作用,使金屬-絕緣轉(zhuǎn)變溫度從200 K升高至約250 K

    • Ag-TiO2/SnO2納米薄膜的制備及其光催化降解羅丹明B的性能

      2009, 38(2):303-308.

      摘要 (1945) HTML (134) PDF 380.71 K (2502) 評論 (0) 收藏

      摘要:以光還原法沉積Ag修飾TiO2/SnO2,制備Ag-TiO2/SnO2納米薄膜,討論紫外光照時間、光照強度、AgNO3濃度等工藝條件對光催化活性的影響。用XRD和SEM對薄膜的結(jié)構(gòu)、表面形貌和化學組成進行表征,以羅丹明B為模擬污染物對光催化性能進行測定。結(jié)果表明,最佳條件下制備的Ag-TiO2/SnO2薄膜,Ag擔載量為0.51%(at%), Ag簇直徑在30~90 nm之間。薄膜具有較高的光催化活性,對羅丹明B的降解率是修飾前TiO2/SnO2薄膜的1.92倍,是相同質(zhì)量TiO2/ITO薄膜的2.54倍。催化活性的提高,源于反應機制的改變。薄膜中Ag-TiO2異質(zhì)結(jié)的引入,一方面進一步促使光生電荷分離,另一方面加速了氧氣與激發(fā)電子的還原反應

    • 熔鑄-原位合成TiC/7075復合材料的拉伸和磨損性能

      2009, 38(2):308-312.

      摘要 (1920) HTML (145) PDF 813.09 K (2317) 評論 (0) 收藏

      摘要:采用熔鑄-原位合成法制備TiC/7075復合材料。結(jié)果顯示,TiC顆粒以近球形為主,平均尺寸小于1.0 μm。拉伸性能測試發(fā)現(xiàn),復合材料的延伸率雖略有降低,但其拉伸強度和屈服強度較基體7075鋁合金分別提高35.8%和 42.2%,表明原位形成的TiC顆粒有效地強化了基體。摩擦磨損結(jié)果顯示,在9.1 N載荷下質(zhì)量分數(shù)為6%TiC/7075復合材料的耐磨性高于7075鋁合金,而在35.8 N載荷下復合材料的耐磨性卻低于7075鋁合金。并分析了外加載荷對材料耐磨性的影響

    • 放電等離子燒結(jié)原位制備LaB6多晶納米塊體陰極材料

      2009, 38(2):313-317.

      摘要 (1802) HTML (132) PDF 431.37 K (2245) 評論 (0) 收藏

      摘要:用氫直流電弧法制備La-LaH2納米粉末,再采用放電等離子燒結(jié)技術,在原位、“無氧”條件下成功制備高純LaB6多晶納米塊體熱陰極材料,并系統(tǒng)研究放電等離子燒結(jié)溫度、壓強對材料物相、結(jié)構(gòu)和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材料中形成單相的LaB6,純度達到99.867%,平均晶粒尺寸為120 nm,LaB6納米塊體相對密度達到99.2%,維氏硬度達到17.4 GPa,抗彎強度高達245.6 MPa, 已達單晶材料的理論抗彎強度值

    • 多孔鎂表面生物活性β-TCP涂層的制備及其細胞相容性研究

      2009, 38(2):318-322.

      摘要 (1722) HTML (146) PDF 429.38 K (3196) 評論 (0) 收藏

      摘要:采用化學沉積法在鎂支架表面制備生物活性的β-TCP(磷酸三鈣陶瓷)涂層,利用X射線衍射,掃描電子顯微鏡研究β-TCP涂層的相結(jié)構(gòu)和表面形貌。并對表面改性的鎂支架與類成骨細胞UMR106的體外生物相容性進行了詳細研究。結(jié)果表明,表面改性后的鎂支架浸提液細胞毒性為1級,即無細胞毒性;材料浸提液無細胞DNA毒性,對細胞周期無改變,也無異倍體細胞出現(xiàn)。實驗結(jié)果證明,表面改性后的多孔鎂具有良好的細胞相容性,是一種很有前景的新型骨組織工程支架材料

    • Ni-Fe-Ga-Co磁性記憶合金微觀組織與力學行為

      2009, 38(2):323-326.

      摘要 (1827) HTML (141) PDF 532.64 K (2433) 評論 (0) 收藏

      摘要:系統(tǒng)研究Ni-Fe-Ga-Co磁性形狀記憶合金的顯微組織結(jié)構(gòu)以及力學行為,闡明摻Co對NiFeGa合金中γ相析出的影響規(guī)律,探明γ相增韌的微觀機制。結(jié)果表明,鑄態(tài)Ni-Fe-Ga-Co合金室溫組織由馬氏體和γ相兩相組成,γ相數(shù)量隨Co含量增加而增多。Fe和Co原子在馬氏體相中存在最大飽和濃度,當二者含量之和超過16 at%時,剩余的Fe和Co原子以γ相形式析出。γ相為富Fe和Co而貧Ga相,且Fe和Co原子的最大飽和濃度約為23 at%。合金的屈服強度和斷裂強度隨Co含量增多呈增大趨勢。斷口觀察發(fā)現(xiàn),基體相為解理斷裂,小尺寸的γ相被裂紋繞過或被整體拔出,大尺寸的γ相被拉長、撕裂或整體拔出,說明γ相有利于改善合金韌性,但增韌效果受到γ相尺寸的影響

    • 正交設計優(yōu)化納米銀粉制備的研究

      2009, 38(2):327-330.

      摘要 (2994) HTML (127) PDF 495.63 K (3828) 評論 (0) 收藏

      摘要:在較高濃度的AgNO3溶液中,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為保護劑,次磷酸鈉(NaH2PO2·H2O)為還原劑,通過化學還原法成功制備出納米銀粉。采用設計3因素3水平的正交實驗L9(33),考察了還原劑濃度、保護劑用量及反應溫度對納米銀粉粒度及形貌的影響,獲得制備納米銀粉的最佳條件:在AgNO3濃度為1.0 mol/L時,NaH2PO2·H2O濃度為0.1 mol/L,PVP/AgNO3(質(zhì)量比)為1:1,溶液pH值為1~2,反應溫度為40 ℃的條件下,制備出類球形、分散均勻、純度高的納米銀粉,其粒度主要分布在30~50 nm范圍

    • ZrCuAlSi大塊非晶合金形成及力學性能

      2009, 38(2):331-334.

      摘要 (2043) HTML (149) PDF 321.78 K (2546) 評論 (0) 收藏

      摘要:通過銅模鑄造法制備(Zr47Cu44Al9)100-xSix(x=0, 0.5, 1, 1.5, 2.5)大塊非晶合金。利用差熱分析、X射線衍射、顯微硬度和室溫壓縮試驗, 研究分析添加Si元素對Zr47Cu44Al9 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熱穩(wěn)定性及力學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適量Si的加入能顯著提高非晶合金的熱穩(wěn)定性,當Si的加入量為1.5時,合金具有最大的非晶形成能力,其純非晶試樣的臨界尺寸由Zr47Cu44Al9的4 mm增大到(Zr47Cu44Al9)98.5Si1.5 的6 mm。Si提高非晶形成能力的原因主要是抑制了引起異質(zhì)形核的CuZr相的形成與析出。力學性能實驗顯示,顯微硬度(Hv)隨Si的加入由Zr47Cu44Al9合金的5850 MPa增大到(Zr47Cu44Al9)98.5Si1.5合金的6220 MPa,(Zr47Cu44Al9)98.5Si1.5合金的斷裂強度為1862 MPa

    • 添加劑對AZ91D鎂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影響

      2009, 38(2):335-338.

      摘要 (2069) HTML (133) PDF 442.04 K (2590) 評論 (0) 收藏

      摘要:鋁酸鈉和氫氧化鈉為主要組元,分別添加蒙脫石、EDTA、阿拉伯樹膠的電解液對AZ91D鎂合金進行微弧氧化,并用SEM、EDS、XRD和動電位極化曲線分析其微觀組織結(jié)構(gòu)和耐腐蝕性。結(jié)果表明,3種膜層的表面呈蜂窩狀微觀形貌,陶瓷氧化膜中主要存在相有MgAl2O4、MgO和Mg2SiO4。與AZ91D鎂合金基體相比其耐蝕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以蒙脫石添加后膜層的耐蝕效果最好

    • 超聲深滾降低TC4鈦合金表面粗糙度和修復表面損傷的作用

      2009, 38(2):339-342.

      摘要 (1956) HTML (142) PDF 652.68 K (2495) 評論 (0) 收藏

      摘要:在TC4鈦合金表面制備線形和圓形的模擬缺口,定量分析研究超聲深滾處理降低TC4鈦合金表面粗糙度和修復表面損傷的作用。采用TR240表面粗糙度儀測試超聲深滾處理前后的表面粗糙度,采用Quant 200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對處理前后表面進行觀察分析。結(jié)果表明,超聲深滾處理可以使粗磨狀態(tài)的TC4合金的表面粗糙度由Ra 2.32 μm降低到Ra 0.11 μm,有效修復線形和圓形的模擬損傷。分析討論了表面狀態(tài)的改善對于恢復和提高老舊零件疲勞性能的作用

    • Si對原位自生Mg2Si/AM60復合材料組織及性能的影響

      2009, 38(2):343-347.

      摘要 (1618) HTML (139) PDF 734.82 K (2055) 評論 (0) 收藏

      摘要:采用原位合成技術制備Mg2Si/AM60復合材料,研究不同Si含量對其組織及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鎂合金中加入結(jié)晶Si后,出現(xiàn)短棒狀及中國漢字狀的Mg2Si相;當Si含量較高時,中國漢字狀的Mg2Si相消失,變成不規(guī)則的塊狀。制備過程中對復合材料進行機械攪拌,Mg2Si相的分布較未攪拌更加均勻、彌散。復合材料的抗拉強度、硬度隨Si含量的增加呈上升趨勢,延伸率則下降。當Si量為1.0%(質(zhì)量分數(shù), 下同)時,強度較基體提高12%,含量為5%時,硬度較基體提高48.6%

    • 化學共沉淀法制備鎢銅合金

      2009, 38(2):348-352.

      摘要 (1928) HTML (129) PDF 757.50 K (2454) 評論 (0) 收藏

      摘要:首先采用化學共沉淀法制備鎢銅復合氧化物粉末,再用氫還原得到納米級鎢銅復合粉末,經(jīng)成形和燒結(jié)得到超細彌散分布鎢銅合金。研究結(jié)果表明,采用化學共沉淀法結(jié)合氫還原工藝制備的W-20%Cu納米復合粉,W顆粒粒度為30~50 nm,形狀呈多邊形,Cu相均勻分布在W相之間將W顆粒粘結(jié)。所制得的鎢銅復合粉表現(xiàn)出高的燒結(jié)活性,經(jīng)1250 ℃燒結(jié)其相對密度達到99.7%,熱導率達到223.1 W/m×K,導電性、抗彎強度以及硬度等性能也比傳統(tǒng)產(chǎn)品有大幅度提高

    • 氧對Vitreloy 105金屬玻璃熱穩(wěn)定性的增強作用

      2009, 38(2):353-357.

      摘要 (1610) HTML (143) PDF 341.76 K (2520) 評論 (0) 收藏

      摘要:通過構(gòu)建TTT圖及先析相析出動力學分析,研究氧對Vitreloy 105合金熱穩(wěn)定性及玻璃形成能力(GFA)影響的“全景效應”。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由于先析相的變化,氧對合金熱穩(wěn)定性及GFA具有不同的影響:在連續(xù)冷卻結(jié)晶過程中,氧致f.c.c.-Zr2Ni作為先析相時,氧降低合金的GFA;但是,在獲得玻璃態(tài)后的重新加熱晶化過程中,b.c.t.-Zr2Ni作為先析相時,氧具有抑制b.c.t.-Zr2Ni析出、提高合金熱穩(wěn)定性的作用。合金先析相的結(jié)構(gòu)取決于結(jié)晶或晶化的動力學條件

    • Ag/ZnO納米復合抗菌劑解團聚工藝及機制

      2009, 38(2):358-360.

      摘要 (1709) HTML (153) PDF 236.08 K (2470) 評論 (0) 收藏

      摘要:采用沉降實驗、激光粒度分布、透射電鏡等手段,研究PVPK17對Ag/ZnO納米復合抗菌劑的解團聚的影響及機制,同時采用最小抑菌濃度對解團聚前后的抗菌性能進行表征。結(jié)果表明:經(jīng)PVPK17解團聚后的Ag/ZnO納米復合抗菌劑可在異丙醇中穩(wěn)定懸浮6 d以上,分散后的Ag/ZnO納米復合抗菌劑的平均粒度可達51.3 nm,當加入PVPK17的質(zhì)量百分數(shù)為40%時達到最佳分散效果。用透射電鏡觀測表明,解團聚的Ag/ZnO納米復合抗菌劑分散較好,在此基礎上建立了PVPk17對Ag/ZnO納米復合抗菌劑的解團聚模型??咕鷮嶒灡砻鳎稚⒑蟮腁g/ZnO納米復合抗菌劑的MIC可達50 mg/L,抗菌性能良好

    • 鑭對TiAl3金屬間化合物顯微組織及力學性能的影響

      2009, 38(2):361-364.

      摘要 (1492) HTML (137) PDF 334.14 K (2441) 評論 (0) 收藏

      摘要:采用機械合金化及退火工藝制備鑭改性的TiAl3金屬間化合物。通過X射線衍射、粒度分析、透射電鏡、硬度、延伸率及斷裂韌性研究鑭對TiAl3顯微組織以及室溫力學性能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添加鑭可使DO22型TiAl3的晶體結(jié)構(gòu)向有序立方L12型轉(zhuǎn)化,斷裂韌性最大提高143.75%,可有效改善其室溫脆性。鑭的加入使TiAl3的硬度有所損失,試樣的室溫維氏硬度為3450~3500 MPa

    • 低溫球磨制備鎂基儲氫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2009, 38(2):365-367.

      摘要 (2256) HTML (150) PDF 343.77 K (3101) 評論 (0) 收藏

      摘要:用液氮低溫球磨技術制備Mg-8 mol%LaNi0.5儲氫材料。采用XRD和SEM研究材料的相結(jié)構(gòu)和表面形貌,采用激光法測定粒度分布,采用PCT設備研究材料的儲氫性能。結(jié)果表明:經(jīng)過10 h球磨后,該材料有少量合金相生成;材料平均粒度為10 μm左右;材料具有平坦的吸放氫平臺,吸氫量在573 K時為2.33%(質(zhì)量分數(shù));在4.0 MPa氫壓和523~653 K條件下,3~5 min內(nèi)完成飽和吸氫量的80%以上。低溫球磨制備的材料活化性能好,不需活化,平臺性能好,動力學性能得到改善

    • 貴金屬核殼納米粒子最新研究進展

      2009, 38(2):368-372.

      摘要 (4108) HTML (149) PDF 411.52 K (7641) 評論 (0) 收藏

      摘要:貴金屬核殼納米粒子具有獨特的光、電和催化性質(zhì),使其在材料科學、生物物理、分子電子學以及基于表面增強效應的熒光工程學領域具有極其廣泛的應用前景。本文綜述了貴金屬核殼納米粒子的制備方法及應用,并對貴金屬核殼材料的發(fā)展進行了展望

    • 錸及錸合金的應用現(xiàn)狀及制造技術

      2009, 38(2):373-376.

      摘要 (2861) HTML (153) PDF 242.22 K (6459) 評論 (0) 收藏

      摘要:比較詳細地介紹了錸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冶金工業(yè)和電子工業(yè)等領域的應用。對錸制品的主要制備方法如電化學沉積法,粉末冶金法,電子束-物理氣相沉積法和化學氣相沉積法作了系統(tǒng)地總結(jié)和分析

當期目錄

年第卷第

文章目錄

刊期瀏覽

刊期

瀏覽排行

引用排行

下載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