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1).
摘要:本文研究了燒結溫度和冷卻速度對合金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的影響。得出:90W-7Ni-3Cu合金在1330~1370℃范圍內燒結、隨爐冷卻工藝,可使合金強度和延伸率綜合性能上升,而在1390~1410℃時,爐冷則導致合金性能下降。并且指出,減小鎢晶粒的平均直徑和粘結相的平均自由程,合金的強度上升,而只有在粘結相平均自由程有一定厚度,鎢晶粒分布均勻時,合金才有較好的延性。
1988(1).
摘要:一、前言某些高溫下使用的結構部件經常承受機器起動-停止時的交變負荷和穩(wěn)定運轉時的靜負荷同時交互作用,即同時受交變負荷引起的疲勞損傷和靜負荷引起的蠕變損傷的交互作用。例如,火力發(fā)電和原子能發(fā)電設備
1988(1).
摘要:一、前言TC9合金是α+β兩相鈦合金。其名義成份為Ti-6.5Al-3.5Mo-2.5Sn-0.3Si。該合金具有較高的熱強性能,是作為航空發(fā)動機使用的材料。鈦合金的性能對微觀組織十分敏感,因此需要嚴格控制熱加工溫度。目
1988(1).
摘要:眾所周知,用置換元素使固溶體合金化,通常提高金屬的強度并降低其塑性。然而首次是在1955年由文獻[1]指出,當鉬和鎢固溶體中錸的加入量接近極限溶解度時,錸對其強度和塑性產生良好影響。隨后的研究結果證實了錸對鉬性能的這種影
1988(1).
摘要:本文對TC4鈦合金板材在860℃高溫下的超塑脹形過程作了力學分析,得出其各項參數(shù)變化規(guī)律,給出最佳加載的壓力-時間變化曲線,用微處理機控制氣壓變化,使整個脹形過程中等效應變速率恒定,板材始終處于最佳超塑變形狀態(tài)。對不同材料的板坯,只要通過微處理機輸入該材料的應變速率敏感指數(shù)和最佳應變速率等參數(shù),就可自動實現(xiàn)各種材料最佳超塑脹形,獲得壁厚均勻的良好制品。
1988(1).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多次時效工藝技術對NbTi—25Ta/Cu多芯復合線臨界電流密度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所研究的材料獲得了高性能,4.2K、5T與1.87K、10T下的Jc分別達到了2.71×10~5A/cm~2(六次時效的)和1.68×10~5A/cm~2(四次時效的)。這些性能在國際相同組份超導材料中居領先地位。
1988(1).
摘要:Cu-Nb復合材料除了在Nb_3Sn超導材料中顯示一定的優(yōu)點之外,它還是一種很有前途的高強度、導電、非磁性材料,有其他用途。采用真空自耗電弧爐可以熔煉出高質量鑄錠,優(yōu)于真空感應熔煉法。研究了Nb含量與強度、導電性能的關系,冷加工率與強度、導電性能的關系。還探討了添加稀土金屬Ce對性能的影響,Nb在銅基體的狀態(tài)。
1988(1).
摘要:作者對超塑性Zn-22%Al鋅鋁共析合金進行小變形和大變形拉伸,用以確定超塑性變形中晶界滑動的貢獻值。用掃描電子顯微鏡測量試件表面上刻痕的滑動位移量,經計算后,可認為在35%的小延伸率與從200%到235%的大延伸率拉伸條件下,兩者對晶界滑動的貢獻值是相近的。文中還指出,在鋅鋁兩相合金中,不同界面上的晶界滑動量是不相同的:最大滑動量出現(xiàn)在Zn-Zn界面,最小的在Al-Al界面,而在Zn-Al界面上,滑動量介于兩者之間。
1988(1).
摘要:一、前言隨著科學技術和冶金工業(yè)的發(fā)展,人們對金屬及其合金材料中痕量碳分析下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微量碳分析所能達到的下限就成為眾所關注的中心。金屬中微量碳分析的關鍵在于空白。微量碳分析儀器的靈敏度雖然重要,但儀器
1988(1).
摘要:對耐熱鈦合金材料的研究,要求準確測定鋁、硅、錫、鋯、鉬、鎢、鈮、鎵和某些稀土元素等合金組份。用化學法單元素測定,方法繁雜,流程長。X熒光光譜法可同時進行多元組份測定,省力,省時,消耗少。對于鈦合金組份的測定曾有過溶液法、標準鑄錠法的報道。本項工作則是通過制樣
1988(1).
摘要:一、問題的提出鈦及鈦合金具有耐高溫、耐腐蝕、比重小、比強度大的優(yōu)越性,純鈦的耐腐蝕性又優(yōu)于同類合金材料,被廣泛應用于宇航、制鹽等工業(yè),并用來制造化工設備。近年來,在我國鈦工業(yè)領域中,由于新技術和工藝的不
1988(1).
摘要:本文扼要介紹了微孔鈦板的規(guī)格,清洗和消毒,及應用于心臟直視手術2679例、45個病種的分析結果,說明了微孔鈦板性能穩(wěn)定,對人體無毒,和血液相容性好,具有優(yōu)異的耐腐蝕性能,抗拉強度高,比重輕等特點,是理想的氧合器上氧篩板材料。
1988(1).
摘要:金屬復合材料的應用,大體上可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可作為理想的耐蝕、耐熱材料用于化工、輕工以及與化學反應有關的設備和裝置。第二,作為理想的導電過渡材料用于電力、電解和電子等工業(yè)部門。第三,
1988(1).
摘要:這是化工設備用覆襯鈦、鉭、鈮、鋯和鉑等金屬薄板的一種方法。日本昭和鉛鐵株式會社人員來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總公司拜會時提供了簡單資料說明及使用實例樣本。這種方法有其優(yōu)點,有利于稀有金屬在化工設備方面的推廣應用,可供有關人員參考。
1988(1).
摘要:鈦的抗腐蝕性能好,特別是在氧化性酸中及在海水和在含有氯化物的腐蝕環(huán)境中,其耐蝕性非常優(yōu)良。但在還原性酸中卻不能發(fā)揮其抗腐蝕特性。為了改良這個問題,已研制的Ti-Pd合金、Ti-Ni合金、Ti-Ni-Mo合金等,有一部分已在還原性酸中應用,
1988(1).
摘要:我廠是一個以食鹽電解為基礎的氯堿廠,電解所得到的氯氣經冷卻、干燥后送往各車間使用。因此,氯氣產品是支配氯堿廠的平衡、配套產品,設備容易被腐蝕是大家所共知的。從防腐觀點來選擇耐蝕性材料并不困難,問題是如何兼顧經濟合理的原則,
1988(1).
摘要:國家超導攻關匯報會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八日至十一月二日在湖南長沙召開。參加會議的有國家超導攻關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成員,國家超導聯(lián)會研究開發(fā)中心學術委員會部分委員及辦公室人員,國家科委、國家計委、中國科學院有關領導及全國參加超導
1988(1).
摘要:1.鈦板式換熱器的制造板式換熱器具有傳熱效率高、占地面積小、便于清洗等優(yōu)點。近年來我廠板式換熱器的科研和生產迅速發(fā)展,產品的規(guī)格、品種進一步完善,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目前我廠已成為全國化工行業(yè)中規(guī)模最大的板式換熱器制造廠。
1988(1).
摘要:1.概況天津堿廠是一個具有七十多年歷史,以生產純堿為主的大型化工廠。目前有一萬一千余名職工,有十三種化工產品。由于紅三角牌純堿曾兩次榮獲國際金獎,因此該產品
1988(1).
摘要:近年來,我國燒堿的年產量一般在230~240萬噸。其中90%左右系采用隔膜法生產,8%采用水銀法生產。離子膜法電解生產氯堿是繼隔膜法、水銀法之后于七十年代發(fā)展起來的新方法。采用該方法能耗低,無公害,且產品質量高。從1984年開始,我國
1988(1).
摘要:北京東方化工廠是八十年代初從日本引進的生產丙烯酸及脂類全套生產裝置,年設計能力3萬8千噸,84年5月正式投產。生產系統(tǒng)所用的物料有強酸、強堿,也有對耐腐蝕材料要求苛刻的醋酸。裝置中的設備和管道以不銹鋼和超低碳不銹鋼為主,日本牌號
1988(1).
摘要:我廠是五十年代蘇聯(lián)援建的一個染料廠,在原設計中防止稀酸腐蝕的換熱及冷卻器等都用鉛材,經過多年使用,鉛材的弱點逐漸顯露出來,后來發(fā)現(xiàn)鈦及鈦合金是一種較好的防腐材料。在換熱、冷卻蛇管,吸收塔,噴頭,水環(huán)泵和捕集器等部件上使用鈦
總訪問量
地址:西安市未央區(qū)未央路96號 郵政編碼:710016 聯(lián)系電話:029-86231117
E-mail:rmme@c-nin.com; rmme0626@aliyun.com
版權所有: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 2025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ICP:陜ICP備05006818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