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3).
摘要:一、前言氮化硼是白色、六方晶系的晶體,晶體結構和石墨類似,是六邊形二維平面層。氮化硼的性質和石墨也非常相似,故又稱白石墨。氮化硼具有耐熱性高,熱傳導率大,高溫絕緣性好,化學穩(wěn)定性強等優(yōu)良性能,被廣泛用于工業(yè),科研,國防等部門。隨著我國科學技術和國防工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各科學領域需要測量更高的溫度(2000—2800℃),也相應要求耐高溫的絕緣材料。鎢錸熱電偶絲上沉積的氮化硼涂層,是作為鎢錸熱電偶的絕緣材料,可應用于火箭、導彈、宇航、核場等領域的測溫。
1977(3).
摘要:近年來,隨著尖端技術、國防科學技術的飛躍發(fā)展,鉬合金材料已在宇航、電子、冶金等工業(yè)部門獲得廣泛應用。由于鉬合金薄板存在著明顯的各向異性,引伸成型易出現縱向開裂等現象。自1975年以來,為應用于電子管深沖件,提供了用戶,橫向延伸率不小于10%,縱、橫向δ值值差不大于20%,采用交叉軋制生產的鉬片訂貨多批。為找出交叉軋制的合理規(guī)范,結合試制訂貨,初步開展了Mo—0.5Ti合金交叉軋制工藝試驗。
1977(3).
摘要:為解決鈦合金中相定量問題,曾對Tc_9、Tc_4等合金探索了相定量方法?,F結合此項工作對使用衍射儀進行相定量分析的方法作一介紹。在多相材料中進行相定量分析的方法有:金相法、X射線衍射法。在我們研究的兩相鈦合金中,由于加熱和冷卻,合金中產生復雜的相變,由于在室溫下合金組織彌散細化,使得用金相法定量難以進行,促使我們采用X射線衍射定量法。在采用X射線衍射法測定鈦合金相比例工作中,曾遇到許多實際的困難,如合金元素的影響,棒材加工織構的干擾等,本文重點考慮加工織構對相定量的影響。
1977(3).
摘要:前言高熔點金屬鉬(2610℃)及其合金,在高溫下不但具有高的強度、高熱傳導性、低的熱膨脹系數和良好的機械加工性能,而且還具有良好的抗腐蝕、耐磨和耐熱震等性能。隨著近代尖端科學技術和新工藝的飛速發(fā)展,到目前止,鉬除應用在航空工業(yè)、宇宙航行和電子工業(yè)方面外,在化工器材、高溫熔融玻璃窯爐、金屬壓鑄熱加工等方面,也得到了愈來愈廣泛的應用。
1977(3).
摘要:蠕變性能是評定金屬及合金高溫性能指標之一,對某些重要工程設計上是極為重要的數據。目前,在蠕變試驗中,我國、美國、蘇聯、英國、日本等一般以直徑為10毫米、標距100毫米為標準試樣,但對貴重的金屬和合金來講,希望采用直徑8毫米、5毫米等比較小的試樣。然而,這些小試樣能否真實反映材料的蠕變性能,則需要進一步探討。所以,研究尺寸因素對材料蠕變性能的影響是很必要的,通過試驗,摸出規(guī)律,以便進一步確定我國金屬和合金蠕變試驗所用試樣的尺寸標準。
1977(3).
摘要:由于生產需要,我們對某廠生產的11—800型制氧機的配套設備200—70/11型高壓膨脹機進行了氣缸無油潤滑改革。自一九七五年七月正式投產以來,運轉基本正常,現將改革情況匯報如下。(一)膨脹機原始設計有關數據型式:200—70/11型單缸,單作用。
1977(3).
摘要:目前,水堆中比較成熟的包殼材料和結構材料是鋯—2和鋯—4合金。鋯—2,鋯—4均是西屋公司和礦業(yè)局共同研制出來的。鋯—2已有二十多年的研究歷史、鋯—4是在鋯—2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鋯—2主要用于沸水堆;鋯—4則多用于壓水堆。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截止1971年年底,世界上業(yè)已運轉的沸水堆電站數目約為92座,用鋯—2作包殼材料的有81座,占88%強;壓水堆的情況是,截止1975年年底,世界上
1977(3).
摘要:蘇聯人曾經研究了Mo—W系合金的熱脆性問題。結果表明,Mo—30W合金在1400—1800℃的溫度下具有熱脆趨勢,當W含量從28%增加到35%時,只對Mo—30%W合金的熱脆趨勢有較小的影響。如果C含量從0.002%增加到0.007%,就嚴重地減小了合金在熱脆趨勢范圍內的ψ值。往Mo—30%W合金中添加少量的Hf(0.2%左右)能夠降
1977(3).
摘要:粉末冶金實質上是從金屬粉末生產通用的金屬和陶瓷制品的一門科學技術。在討論這門技術之前,通常也考慮它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這些因素對于粉末冶金工藝是很有意義的,它可分為經濟上的和技術上的,但兩者也是相互聯系的。粉末原料的技術特點:
1977(3).
摘要:變形抗力高、塑性差、高溫下劇烈氧化和吸氣及其他一些特性使鉬及其合金難于進行壓力加工,并對設備及工藝條件有特殊要求。旋鍛、自由鍛、擠壓及軋制生產棒材,用粉末冶金燒結條及鑄錠作坯料?,F在生產鉬棒的方法效率低、金屬損耗大,并且不可能得到高精度及優(yōu)質表面的棒材。為消除上述缺點,切利亞賓斯克工學院軋制教研室用多輥孔型軋機軋制了鉬及其合金棒材。
1977(3).
摘要:隨著燒結機械部件應用范圍的擴大,除過去所要求的機械強度外,燒結機械部件已要求具有耐磨性、耐蝕性、耐熱性、比強度(強度/密度)和精確的外形這樣的一些性能。燒結鈦合金具備了這樣一些綜合性能。眾所周知,由于鈦的比強度、耐蝕性、耐熱性比其他金屬、合金優(yōu)異,所以,已用作化工設備和飛機的金屬材料。但是,由于鈦及其合金價格高、機械加工性能差,以及在耐磨性、耐燒焊性方面比鋼鐵差,所以還沒有廣泛地用于制造機械部件。
1977(3).
摘要:一種穩(wěn)定狀態(tài)的非擴散控制的模型已經被推導出來了。它敘述了在電子束或真空自耗電弧精煉過程中,除去熔融合金中稀金屬溶質的動力學。雖然這種模型是以二元合金研究出來的,但發(fā)現對于在多元廢汽車銅中、除去次要成分的理論與實踐相吻合。這個模型也能在給定熔煉速度下,要求成品錠中具有某一濃度的溶質時,用來預言熔煉原料中該溶質的濃度所要求的范圍。用這個模型計算得出的條件是正確的,并進行了討論。
1977(3).
摘要:鋯—2和鋯—氧合金在150—500℃的范圍內,發(fā)生了應變時效現象。鋯—2的應變時效曲線上有二個峰值。一個發(fā)生在300℃左右,一個發(fā)生在溫度略高一點的450℃左右。氧含量與鋯—2相仿的鋯—氧合金也有二個大小差不多的峰值,一個在250℃左右,一個在450℃。有人提出250—300℃那個峰值是由于間隙原子在時效過程中分隔了晶脆,因此穩(wěn)定了位錯的下層結構。促成鋯—2合金的那個450℃峰值的原因,至今尚未弄清,但很可能部分的是由于氧位錯聯鎖或是由于鋯—2合金中其它元素的作用。鋯—氧合金
1977(3).
摘要:到1990年西德將成為西歐最大的鉬的需要者。其最需要量達16500噸。資本主義國家對鉬的總需要量可達143000噸。作生產鋼用的合金劑就在80%以上—其中78%用于高級合金鋼,3%用于鐵、鋼和可鍛鑄件。世界上鉬礦儲藏量為8,800,000噸(金屬含量)資本主義國家占83%,其中80%集中在美州。如果采礦今后每年增加4%,那么這些儲量至少還夠用56年。
1977(3).
摘要:等離子是一種具有超高溫、高流速的熱源。于1958年開始引入噴鍍領域。最近從一般機械設備到航空發(fā)動機各種部件都推廣應用了等離子噴鍍技術。等離子噴鍍設備由噴槍、粉末輸送裝置、電源(直流)及控制系統(tǒng)構成。一般電氣容量為40瓩。最近,為提高涂層的致密性、均勻性和結合強度而發(fā)展了80瓩的等離子噴槍。它的等離子射流溫度可達7000~10000°K,速度可達1800—2900米/秒。同時,采用325目以下的細粉末為噴鍍材料,對于形成致密、均勻的鍍層是有利的。現在市銷的噴鍍材料有純金屬、合金、陶瓷材料、超硬質合金和復合材
1977(3).
摘要:據美刊報導,美國的巨型波音747運輸機起落架支承梁(長6.22米,重1630公斤)和直升飛機異漿轂等大型鈦合金鍛件,均在45000噸水壓機上鍛造而成,其表面產生0.51—0.76毫米厚的硬化層。這層硬化的表面需要用化學銑削方法除去,以免在以后的切削加工中損傷刀具。為此,美國渥曼·高頓公司建造了一個新的化學銑削系統(tǒng),它包括兩個尺寸各為1.8×7.5米,容量為1450公斤的酸槽,所用的酸溶液由氫氟酸、硝酸和水混合而成。
1977(3).
摘要:細的W—Cr合金粉是用鎢和Cr_2O_3的粉末混合物經碳和氫還原而生產的。這種粉末表現了極好的致密性,在壓力為4噸/厘米~2時很容易成形,同時,坯塊表現出極好的燒結性能。合金坯在1500℃的氫氣中燒結3小時,密度可超過理論密度的95%。雖然燒結合金由富鎢和富鉻的粗晶粒組成,但在隨后的1200℃、5小時的條件下退火后,這種粗粒就變得細而均勻。合金鉻含量可達30%(重量)。這種合金在1000~1200℃的空氣中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但在1200~1300℃時就氧化。
1977(3).
摘要:據報道蘇聯某一有色冶金工廠的工藝過程中采用了硫酸等腐蝕溶液,該廠所用設備的工作壽命不長。為了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生產消耗,強化工藝過程,就在某些生產工序中采用了鈦裝置。在濕法冶金,微塵回收和配料干燥車間所進行的BTI—0、BT5—1鈦合金與X18H10T、X17H13M2T鋼的對比腐蝕試驗表明,在大部分研究介質中,BT_1—0鈦合金具有高的穩(wěn)定性。
1977(3).
摘要:美國海軍研究試驗進展報告1976年1月登載一篇關于19股V_3Ga復合線的研制工藝及性能的文章,文章透露了美國海軍研究試驗室已成功地研究出一種具有極高臨界電流密度的多股V_3Ga超導線。當工藝流程和導體配置最佳時,此種線材可做為向海軍提供結構系統(tǒng)中要求高磁場的選擇材料。該計劃將包括美國海軍艦只研究發(fā)展中心的輕型核推進系統(tǒng)的超導電機和艦只推進發(fā)動機的研制工作。文章中說,目前美國國防部的海軍和其他各部正在探索該種超導體極好性能的許多其他應用。同樣,在能量發(fā)生器、民用及工業(yè)中也可能使用這種材料。
1977(3).
摘要:本文評論了近半個世紀以來有關多孔材料的現狀和發(fā)展趨向。指出了利用多孔材料的孔隙度、孔徑分布、滲透性及緩沖能力、毛細管引力、電阻、耐磨性、高的比表面及表面張力等性質,而在可滲透材料、軸承、蓄電池、燃料/空氣電池、醫(yī)學領域、密封圈、燈芯、發(fā)散冷卻、振動緩沖、模的潤滑、原子能工業(yè)等方面的應用。較為詳細地敘述了多孔材料在過濾、軸承、堿性蓄電池電極板三方面的應用。同時也指出了多孔材料
1977(3).
摘要:為了避免硬質合金混合料在通常金屬壓模中壓制時出現的分層缺陷和提高壓坯的強度和密度,重點研究了無鎢Tic—Ni—Mo和Tic—Ni—Cr硬質合金粉末混合料在橡膠模中的壓制情況。當壓制壓力在10—120公斤/毫米~2范圍時,發(fā)現壓坯的密度與壓制壓力的對數關系和M.H巴爾申的方程式非常吻合。隨著壓制壓力的增加,Tic—Ni—Cr壓坯的強度比Tic—Ni—Mo的增加快得多,這說明Tic—Ni—Cr中Ni—Cr粘結劑有變形
總訪問量
地址:西安市未央區(qū)未央路96號 郵政編碼:710016 聯系電話:029-86231117
E-mail:rmme@c-nin.com; rmme0626@aliyun.com
版權所有: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 2025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ICP:陜ICP備05006818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