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6).
摘要:用炸藥作能源,將鈦板和鋼板焊合在一起,所得的鈦—鋼爆炸復合雙金屬板材,現已用于化工設備。爆炸復合是爆炸焊接工藝的一種應用。一般認為:爆炸復合板材的結合界面是一種
1975(6).
摘要:本文是在上篇爆炸鈦—鋼復合工藝試驗的基礎上,對結合區(qū)的金相組織進行觀察的總結。為便于敘述,把文中采用的符號及所表示的意義列表如下:
1975(6).
摘要:一、概述Tc_1(Ti—2Al—1.5Mn),Tc_2(Ti—3Al—15Mn)是具有中等強度的α β型合金。合金的含Mn范圍是0.8—2.0%。由于錳的蒸氣壓較高(見圖1),在真空熔鑄時較難控制,所得鑄錠的成份很不均勻,見表1。
1975(6).
摘要:新鋯合金目前尚處在研制階段,合金成分Zr—1.5Mo—0.5Cr—0.3Fe—0.2Nb(%重量),其中Mo和Nb是起主要強化效應的,Nb在抗熱震性方面能起有利的作用,Fe和Cr對合金的耐蝕性起著良好的影響,Cr兼而有很好的強化效應。合金制成φ8.1×0.7毫米的管材,總加工率為50%,成品最終退火為710℃/1小時。我們對該合金的再結晶溫度,織構及不同工藝制度下所存在的相用X光方法進行了初步分析。
1975(6).
摘要:第一部分反應堆的應用反應堆大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初期發(fā)展起來的。自從1942年美國阿貢國立原子能實驗所在芝加哥大學的秘密實驗室中建成第一個反應堆CP—1(天然鈾,石墨慢化,空氣冷卻)起,到現在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了。由于原子能(這里指的裂變能)能量集
1975(6).
摘要:鈦合金錠一般都是在真空自耗電弧爐中制取的。真空自耗電弧爐不能重熔塊狀爐料(海綿鈦或殘料),難于調節(jié)自耗電極的熔化速度。具有獨立熱源的電子束熔煉爐和等離子弧熔煉爐則沒有類似的缺點。但是,盡管電子束爐能夠除去氣體雜質而高度提純熔
1975(6).
摘要:Ⅰ、緒雖然對粉末的平均粒度有很多的測試方法,但在工業(yè)上尤以操作簡便而迅速空氣透過法更為廣泛。實用的空氣透過法有菲希爾(Fisher)公司的Sub—Sievesizer(以下叫作F—SSS),Blaine、Rigden,水渡—荒川裝置等。但無論那一個方法都要求粉末
1975(6).
摘要:鈦具有比重輕、耐蝕、耐氧化性及良好機械性能等優(yōu)點,但原料昂貴,制造形狀復雜的零件或薄板時,成品率低。因而制品價格高昂,這一經濟性大概是使其實際應用領域受到限制的一個主要原因。這種經濟性通過合理運用粉末冶金技術是可能獲得某種程度的解
1975(6).
摘要:研究了各種熱處理制度(退火時改變溫度和保溫時間,以及冷卻速度)對鋁的斷裂特性的影響。結果表明,采用高溫和低壓(氧的壓力為2×10~(-5)毫米汞柱)退火能夠使鉬脫碳。這一過程的動力學為碳向金屬深度內擴散的速度所影響。在高溫下,呈固溶體
1975(6).
摘要:以炸藥作為能源,使用于金屬加工方面者稱為金屬爆炸加工。(它屬于高能成型的一個分支。)按炸藥是否直接接觸于金屬表面而分為接觸爆炸法和定距離爆炸法。一般來說,爆炸焊接是采用接觸法。
1975(6).
摘要:一九七三年根據北京、上海、天津、西安等地區(qū)的醫(yī)療部門的需要,我們采用T—6Al—4V和工業(yè)純鈦,鑄造出一批人工鈦股骨頭(見圖1)。根據資料報導,現在國外已廣泛的采用人工股骨頭及其它各部位骨頭。國內以前多數采用不銹鋼,對鈦及鈦合金也曾作過臨床實驗研究,一般采用鍛造工藝方法制造毛
1975(6).
摘要:其成份為(%)Al6—7.5,Zr20.5—22.0,Mo2.7—4.5,Pr0.01—0.02,Hf0.005—0.3的高強鈦合金獲得了專利。鑄造狀態(tài)的合金:σ_b110—120公斤/毫米~2,σ_τ94—108公斤/毫米~2,δ5—10%,a_k2—3.5公斤·米/厘米~2,HB265—285,E1.23—9.81公斤/厘米~2.10~6。
1975(6).
摘要:本文對含有0.02—0.05%的鈦合金TC_6作了研究。厚為2—3毫米的薄板在氬氣保護下用不熔化的W—電極,在不加填料和清理邊緣情況下從兩面進行對頭焊。根據碳在焊縫中含量增長數量從0.028到0.047%焊縫金屬的彎曲角和沖擊韌性分別從180°和11.7
1975(6).
摘要:本文研究了純鈦的物理性能及腐蝕性能。例舉了工業(yè)純鈦的機械性能。詳細地研究了鈦及其合金在航空和化學工業(yè)以及在海水等工作制件的應用范圍并對這種金屬的前景作了討論。對鈦合金的焊接,釬焊和非焊接的連接同樣也進行了討論。援引了合金壓力
1975(6).
摘要:名義成份為Ti—6Al—2Sn—1.5Zr—1Mo—0.3Bi—0.1Si的一種新鈦合金系,在1000°F和1000°F以上表現出良好的冶金和表面穩(wěn)定性及其重要的蠕變強度優(yōu)點。美國鈦會屬公司發(fā)展的這種合金已作了評價并渴望看到經β處理和(或)退火狀態(tài)得到應用。
1975(6).
摘要:提供了一種制取在4.2°K臨界電流密度高、強度大的Nb—Ti合金超導體的方法。此法包括:合金在固溶狀態(tài)下的α→β相變處理;為保持室溫β—相的快速冷卻;合金的冷加工,在150—400℃加熱5—250小時,最后在350—550℃范圍內(但比前次加熱溫
總訪問量
地址:西安市未央區(qū)未央路96號 郵政編碼:710016 聯系電話:029-86231117
E-mail:rmme@c-nin.com; rmme0626@aliyun.com
版權所有: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 ® 2025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北京勤云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ICP:陜ICP備05006818號-3